撰寫ESG報告書,從影響力(impact)規格開始

thumbnail_0

被暢銷經典著作《感官之旅》(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)作者黛安.艾克曼(Diane Ackerman)稱之為情緒食物的巧克力,一直是世人愛吃的零食。儘管巧克力售價創下歷史新高,但今年的西洋情人節,全球愛人們仍拒絕不了巧克力的誘惑,其銷售量出現驚人的512%成長。

原本只有上層階級可以享用的食物,如今全球65%的成人都是買過巧克力的消費者、其中3分之1的人甚至是每禮拜都會買巧克力來品嚐。根據可可加工商與巧克力製造商百樂嘉利寶(Barry Callebaut)所發佈的2025年全球巧克力市場趨勢報告,2024年全球巧克力銷售總金額超過1,300億美元,未來5年一直到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會是5.2%

目前全球巧克力的市場佔有率是由瑪氏(Mars)、費列羅(Ferrero)、億滋國際(Mondelēz International)、好時(Hershey’s)、雀巢(Nestle)等幾家大公司所把持,其年營收都超過100億美元。在商品架上隨處可以看到它們的產品;在行銷上隨時都有它們的活動。

相較於傳統巧克力大公司的市場規模,致力推動全球巧克力產業零奴工的東尼的寂寞巧克力(Tony’s Chocolonely),2024年在全球60個以上國家賣出超過8,200萬包巧克力,似乎不算什麼。該品牌過去5年的淨營收呈現大幅度成長,從2020年0,88億歐元、2021年1.1億歐元、2022年1.22歐元、2023年1.5億歐元、到2024年2億歐元,5年內淨營收成長翻倍,5年的年成長率平均則是超過20%。

雖然東尼的寂寞巧克力的營收數據遠遠不及於上述的巧克力大廠,但是其成長的速度與幅度展現出異軍突起的態勢。東尼的寂寞巧克力所秉持的共益企業(benefit corporation)經營理念,明顯在全球各地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熱情的支持。

konstantin-dyadyun-UF2-gL3q-38-unsplash

影響力商品的競爭力:激發熱情的支持者

巧克力產業是觀察當代使命感經濟(purpose economy)發展趨勢的絕佳場域。提供消費者美味饗宴的巧克力產業,一直存在一個殘酷的事實:對農夫與對土地的剝削。巧克力企業必須為地球倫理問題負起責任。

全球超過60%的可可豆是由非洲象牙海岸與迦納250萬名農夫生產出來的。在這兩個國家估計有156萬民童工,其中95%的孩童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。根據公平貿易組織的調查,這2個國家82%的農民收入都無法達到基本收入的標準,普遍面臨貧窮困境。除此之外,為了生產可可豆,迦納已經有65%的森林消失,象牙海岸過去30年則是已經有90%森林遭到破壞。

有不少事業組織或者行動工作者投入解決可可豆生產的棘手問題。他們強烈批判,現行巧克力企業因自身的利潤而漠視破壞土地與壓榨農夫問題。他們積極打造新的商品規格,力求符合地球倫理的標準,期待徹底解決棘手問題。我將這類型商品的屬性稱之為影響力規格。

隨著使命感經濟與共益企業的興起,影響力規格的概念與創新將會越來越重要。綜觀現今市場上發展良好的共益企業,例如我在專欄中曾經介紹過的巴塔哥尼亞(Patagonia)、大誌(Big Issue)、邦巴斯(Bombas)、純真飲料(Innocent)等,都是擁有其他企業所沒有的高標準影響力規格商品。

在今日,企業經營者必須了解到,商品競爭力的考量不能再僅著重於功能(function)規格(例如巧克力的獨特口味)與美感(aesthetic)規格(例如包裝設計或周邊贈品的體驗),它更牽涉到商品的影響力(impact)規格(例如對終結可可豆生產剝削問題的貢獻)。具備好的影響力規格的商品,會讓人們不只是花錢買東西的消費者,更會化身成為一起實現願景的熱情支持者。

在開發商品時,企業已經知道要從物理、化學、或生物性質去提升商品的功能規格,同時從故事內容、設計創意、活動體驗去強化商品的美感規格。但,對於如何研發影響力商品,企業常把它簡化成道德訴求或是宣傳活動,而忽略它需要創新的商品規格。棘手問題的解決方案、以及美好願景的行動計畫,是企業影響力商品的二大規格要求。

五大採購倫理原則,也就是來源追蹤、更高收購價格、長期合作、農夫培力、以及高品質與生產力,是東尼的寂寞巧克力(Tony’s Chocolonely)為其巧克力商品所打造出來的影響力規格。為了貫徹終結剝削的決心,從公司營運、社會、到環境等層面,東尼的寂寞巧克力都要求100%遵循採購倫理原則。相對於一般企業做到40%的責任追蹤,東尼的寂寞巧克力這個100%的決心,贏得人們對其產品規格的信任與信心。

非常特別的是,企業往往不希望同業抄襲其所研發出來的功能規格與美感規格,例如賣相同口味的巧克力。但,影響力規格剛剛相反,它反而希望同業能夠共同採用。東尼的寂寞巧克力建立一套公開採購鏈(Tony’s Open Chain),邀請同業透過此一產銷系統採購可可豆,消除對農夫與森林的剝削。加盟的合作廠商所採購的可可豆激增,從20233,950公噸成長到202413,100公噸。

隨著ESG風潮的興盛,這幾年來,台灣大大小小企業都在忙著發表ESG報告書。企業對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的重視值得肯定,但由於缺乏影響力規格的核心概念與做法,台灣企業ESG報告的內容好像是在玩寫文章比賽,令人感到憂心與不安。我們需要更多實實在在的影響力商品,而不是更多報告書。

 

(原刊登於數位時代雜誌20254月專欄)